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朱晓宇、陈法善,编辑:邢昀,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哪吒应该死在2023年,剩下的2024年全都是续命。”
一位业内人士的观察,某种程度上也是哪吒汽车当前的真实写照。
发不出年终奖、工厂停产、大规模裁员、被供应商告上法庭……2024年从年初开始,哪吒汽车一直跟各种传闻纠缠不清。期间虽然公司多次“辟谣”,但随着社交媒体、员工爆料、裁判文书披露的信息越来越多,关于哪吒的评价从“高开低走”变成了“下一个威马”。
在舆论发酵多日后,12月6日晚,哪吒汽车官宣了人事变动。张勇不再担任公司CEO一职,转任为公司的顾问。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将兼任公司CEO,直接领导公司的日常运营和战略规划。
实际上,哪吒汽车销量掉队、现金流危机爆发,公司一步步滑向深渊,正是张勇“下课”的导火索。
今年1-9月哪吒汽车累计销量为8.6万辆,相比去年同期的9.8万辆,下滑了12%。10月、11月,哪吒汽车迟迟没有官宣销量数据,无疑加重了外界对其各种传闻的猜测和演绎。就在两年前,哪吒汽车还是新势力黑马,一度登顶年度销量榜。
跟倒下的威马汽车、高合汽车一样,哪吒汽车董事长、CEO都是传统车企出身,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重生产、轻营销、缺少互联网基因的标签,摊子铺得很大,叫得响的产品却不多。不少人认为,哪吒跌落的重要原因在于不会营销。
今年初,股东之一、360创始人周鸿祎开始亲自下场帮哪吒做营销,频频把哪吒送上热搜,为4月上市的哪吒L创造了开门红。
从营销角度看,周鸿祎给哪吒带来了泼天的流量富贵,但哪吒汽车已经积重难返,过去不断叠加的错误来到了买单时刻。一方面,哪吒为了冲刺2022“新势力”销冠,提前给不少车上牌,虽然短期提高了销量,但导致后面两年一直在消化当年的库存,把新车当二手车卖,对其他车型的正常销售带来较大冲击。
另一方面,供应链欠款积压越来越多,暴露出哪吒经营管理风险。银行短时间内集中抽贷,对哪吒流动性形成致命一击。一接近哪吒人士对《豹变》透露,一笔融资款没有到位,直接导致哪吒10月的工资发放出现问题。
诚然,一家车企所处的实际情况远比这更加复杂,从威马、高合的前车之鉴,以及理想、小鹏的“翻盘”经历看,多向内求索、保持战略聚焦、用爆款车型挽回市场和口碑,才是困境反转的关键所在。
近期,方运舟在哪吒内部信中表示,未来战略上业务聚焦,走向海外。国内适度竞争,放眼海外,努力打造几款全球热卖车型。“未来2-3年内能实现销量一半在内、一半在外,2025年内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公司整体盈利。”
“新势力”从来不缺“至暗时刻”,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业内都有案例,哪吒最终会走向哪条路?
2024年10月中旬,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哪吒汽车先是被员工爆出没有按时发放9月工资;之后又传出哪吒内部降薪30%-50%,且桐乡工厂已经停产半个月。到11月初,有媒体报道哪吒汽车启动大规模裁员,这一轮裁员比例最高或达到70%。
与裁员降薪一同被放到公众视野的,还有拖欠供应商款项。
11月8日,哪吒汽车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A股上市公司埃夫特发布公告称,哪吒汽车宜春分公司逾期支付合同剩余价款4819.5万元,对哪吒汽车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
12月初,一则上市公司公告也将北京迪思公关顾问有限公司与哪吒的纠纷曝光,哪吒未付款总金额达到 5355 万元。
这些事实摆放到一起,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哪吒汽车没钱了。
实际上,今年6月末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时,披露的财务状况已显示出公司现金流岌岌可危。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48.4亿元、66.66亿元和68.67亿元,累计净亏损高达183亿元以上。自身缺乏造血能力,近三年,哪吒汽车经营现金流分别为-29.9亿元、-54.1亿元及-43.5亿元。
截至2023年底,哪吒的现金及等价物还有28.4亿元,但到2024年4月30日,仅剩4.03亿元。对比来看,同期仅借款就有37.7亿元,缺口高达33亿元。
极度窘迫的局面下,哪吒汽车销量仍不及预期,今年9月哪吒汽车共交付10118辆新车,同比下降23.41%,前9个月累计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12%,今年原计划国内全年完成20万辆的目标,目前达成率仅为43%。
现金流承压,恶性循环加剧,哪吒汽车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一位接近哪吒高层的人士向《豹变》表示,哪吒确实没钱了,因为拖欠供应商累计超过60多亿,供应商已不愿意供货,哪吒汽车在全国的三家工厂已经全面停摆。团队正在四处找钱,跟各个地方政府谈融资。
据《豹变》了解,此前哪吒的融资款有一些并未及时落地。又遭遇银行抽贷,半年多被银行抽贷20多亿,给流动性带来极大压力。
哪吒汽车招股书曾披露,截至2023年底公司共拥有7932名全职员工。关于网传裁员70%,上述人士表示,哪吒现阶段只裁员了4成左右,并且已经发放了一线员工的工资,而中高层管理者则降薪50%,接下来如果融资不到位,不排除有进一步裁员的可能。
在对外的公开回应中,哪吒汽车表示,一线员工和工厂工人的工资均已按时发放,只有中高管正在进行薪资架构调整,导致部分工资发放稍慢。接下来,哪吒还将实施机构精简、裁汰冗员、业务聚焦、扁平管理等一系列降本增效的举措。
近期人事变动后,方运舟在内部公开信中再度明确,推行全员持股计划,精简中后台、削减行政成本,推动年轻化等改革措施。
由于工厂停摆,哪吒的准车主们也在为迟迟无法交付新车而四处投诉。尤其是今年4月上市的哪吒L和8月上市的哪吒S猎装,成延迟交付重灾区,被预定的车主屡次声讨。
在哪吒汽车原CEO张勇的微博评论区,不少订单客户留言询问何时能交车,并质问哪吒猎装已经停产为何不提前告知。一位自称为哪吒S猎装的车主表示,自己预定一个多月,但交付遥遥无期,希望公司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产能。
现阶段,哪吒汽车每日仍有几百辆的订单,未交付的订单仍然还有约2万辆,由于一些供应商不满被拖欠货款不愿意提供零件,因此工厂无法排期生产,这也是哪吒无法公布10月、11月销量的原因。
今年3月,《豹变》曾独家报道了哪吒汽车南宁工厂停摆。哪吒汽车拥有三个整车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浙江桐乡、江西宜春和广西南宁。3月《豹变》同时走访了哪吒位于南宁和桐乡工厂园区,彼时桐乡工厂仍在正常运转。
如今哪吒三个生产基地全部处于停产状态。
张勇在微博上曾表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主体集中的原则,桐乡总装二厂自24年1月份启动建设……预计5月份投产,投产后的产能将实现20万台以上。此次产线改造和扩建,对3、4两个月的整车产量会产生较大影响。”
实际情况是,早在2023年底南宁、宜春工厂已经“停摆”,此后一部分库存车滞留当地厂区,相关设备则被搬迁至桐乡工厂。桐乡原本的生产基地始建于2014年,年产能仅有5万辆。但因为规划不合理,汽车生产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个环节,桐乡今年的扩产实际上只是增加了一个总装厂。
产能没理顺,前端公司主打的车型也不断调整,无法顺利衔接下,最终只能消费者买单。混乱之中,哪吒的供应商危机已经若隐若现。
3月,哪吒汽车一位供应商对《豹变》透露,他们主要为哪吒桐乡工厂做车内配件供应,被拖欠了不少货款。哪吒为了向供应商交付货款,用低于出厂指导价的车子抵债,而他们也被迫成为哪吒汽车的车主。由于担心被拖欠货款的风险太大,该供应商不得已减少了供货。
上述知情人士口中的“拖欠供应商累计超过60多亿”,在哪吒招股书里也确有体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哪吒汽车流动负债中贸易应付款项和应付票据规模达到62.3亿元。到2024年4月30日,这一部分款项为52.8亿元(未经审核)。
实际上,哪吒汽车供应链端的问题从2022年就埋下隐患。招股书显示,那一年贸易应付款和应付票据大幅度增加到67.5亿元,较之上年的30亿元,翻了一倍多。
表面上看因为哪吒是当年新势力销冠,卖的多,在供应链端需求增大。背后真相是当时哪吒汽车为了冲销量提前上牌,形成大量库存。2022年、2023年哪吒试图走一条激进的捷径,最终种下苦果。
与此同时,哪吒贸易应付款项的周转天数从2021年的108天,拉长到2023年的150天。2022年公司的流动资产还能勉强覆盖流动负债,到2023年已经出现约20亿元的净流动负债。
汽车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业产品,从组装到成品涉及到上万个零部件,供应链众多。这两年行业价格战,供应商们被挤压,生存空间狭小,加之有威马、高合等作为前车之鉴,连续暴雷拖死了不少供应商。汽车销售端的风吹草动,都容易影响供应商跟车厂间的信任感。
过去行业普遍认为,一家车企单月卖不出两三千台车,就会被供应链抛弃,这家公司肯定会死;后来威马和高合汽车的倒闭,不仅夯实了这个默认规则,还把标准提高到了5000台。
现在随着哪吒汽车的交付量越走越低,再加上哪吒拖欠的货款已经达到了供应商的安全阀值,供应商们只能跳船自救。
在供应链端丧失信任,哪吒彻底进入困局。
6月发布的招股书中,哪吒汽车在风险提示里曾写道:
由于业务开展计划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不能取得外部融资以延续业务,可能会被迫削减或终止运营。
新势力造车极度烧钱,外部输血非常重要,但始终依靠外部输血的玩家,几乎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哪吒汽车当时的风险提示也暗示了现在的境况。
招股书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4年,哪吒汽车已累计完成10次融资,总额达228亿元,投资方除了宁德时代、360集团等知名企业,还有广西南宁、浙江桐乡,以及安徽、四川等地的国资。
不过随着哪吒工厂从南宁和宜春撤出,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也更为复杂。
早在去年10月,张勇公开表示不急于上市融资,理由是账上有钱且资本市场偏冷。如今看来竟是另一番景象。
哪吒危局原因众多,主要在于两方面:产品层面,没有一款持续能打的爆款车型,产品缺少一个长板。过去哪吒的舒适区如今变成了价格战的绞肉场,没有产品力很容易被市场抛弃。
哪吒汽车在2022年的高光时刻,一定程度上是撞上当年10万元级新能源车的市场空白。而且起步阶段依靠出行平台和网约车市场消化了一定的份额,这种主打B端的路径,掩盖了品牌定位、产品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
车价经过这些年一降再降,比亚迪秦混动版售价跌至8万元以下,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等多家车企跟进降价。不论是从产品力,还是品牌形象,哪吒已逐渐处于下风。
市场竞争激烈,但哪吒的产品线规划混乱,左右摇摆。上述哪吒管理层透露,多个股东曾建议管理层做“减法”,把资源集中到少量有竞争力的车型,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024年5月,哪吒L在上市一个月后累计订单突破3万台,出乎意外的是,公司管理层并没有趁热打铁把哪吒L持续打爆,转而推出了另一款中大型SUV新车型哪吒S猎装,分散了火力,最终两边都没讨好。
从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来看,哪吒汽车和零跑2023年的数据大致都是11%,但是零跑靠两款重要产品C10与C16把性价比打透,从新势力小透明慢慢跑出一条路,哪吒向上突破的路上,在中高端轿车哪吒S、纯电轿跑哪吒GT、哪吒S猎装中越来越迷失。
另一方面,组织管理混乱,盲目扩张,无效的摊子铺得太大,形成成本“无底洞”。
开发一个车型,前期投入通常特别大,只有销量上去,产生规模效应才能摊薄成本。一位哪吒人士表示,哪吒的6款车型采用了6家自动驾驶厂商的方案,又彼此不兼容,不仅无形中提高了采购成本,还增加了管理成本。与此同时,公司还有一个1300人的自驾团队,叠床架屋,导致资金浪费严重。
“管理层从来不研究市场。哪吒L是哪吒在2023年就已经淘汰的方案,因为没有方案可用,从废弃库里打捞重启,结果反而成了热销款。”
在问题出现时,管理层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从供应链整合,到运营、风控全面失守,积累的风险最终来到买单这一刻。
哪吒汽车进入危局,公司管理层的反思曾一度集中在“营销做的不好”。
此前哪吒做2024年六点规划时,张勇有三点均指向了营销,并且自己兼任起营销总经理,还要营销系统全体起立。
今年以来,在哪吒汽车频频陷入负面传闻时,哪吒汽车的投资人之一周鸿祎甚至亲自下场,为哪吒营销造势,弥补短板。
从2021年投资哪吒汽车,周鸿祎在很长一段时间扮演的是投资人的角色。不过,从今年初天价拍卖迈巴赫座驾,搞直播,再到请网友推荐新能源车,甚至和哪吒CEO张勇一起去参加“快乐向前冲”综艺,周鸿祎想方设法搞流量,试图为哪吒浇灌出一款爆款车。
外界对周鸿祎刷流量的行为产生不少质疑。不过,一名行业内人士分析,大概是周鸿祎看到哪吒的状况,是真着急了。
可以说,周鸿祎快接近成功了。4月22日,哪吒L正式上市,到5月单月卖出3732辆,占当月哪吒总销量的一半以上,是哪吒所有车型中的销冠。
张勇在微博发文坦承:“最近在老周的帮助和支持下,哪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提振了产品的订单增长,我们内部复盘一致认为,L这款车的成功,一半功劳是老周的。”
一哪吒内部人士对《豹变》表示,当初哪吒S、哪吒GT单款车的营销费用约在1.5亿元左右,周鸿祎帮助营销后,哪吒L的营销费用缩减至约三四千万元。
但是周鸿祎搞流量的成功,并不能跟哪吒汽车的成功划等号,营销也不是哪吒走出危局的本质之路。在哪吒L起量时,其他车型销量下滑明显,其中,哪吒S从之前月销近5000辆降至5月的801辆,哪吒X、AYA和GT的销量也没有太大起色,数据指向的还是产品自身竞争力。
哪吒汽车遭遇一系列困境,直到发不出工资,股东们才知道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上述哪吒管理层看来,周鸿祎的流量再大,也填不满哪吒的“窟窿”,而近期爆出裁员、减薪、停发工资以来,管理层也没拿出切实有效的思路和方案。
新势力造车从来不缺“危局”故事,从特斯拉到蔚小理都遭遇过至暗时刻,那些白衣骑士于危难之中伸手,造车转危为安的故事从来都让外界津津乐道。但也有威马、高合这样轰然倒塌的案例。
梳理这些历史可以发现,已经倒下的威马、高合等虽然求取了“白衣骑士”的融资输血,但内部产品竞争力有限,过往积累的组织臃肿、管理混乱、成本花费无法控制,并没有因为融资而改变,最终车型产品力不够,既无法通过卖车赚钱,投资者也失去信心。
其中,威马融资12轮,烧掉了超350亿元;高合在面临破产重组困境时,一直在找新的融资并寻求国内头部车企“接盘”。但这期间,这两家车企均无爆款推出,无法提振市场口碑和消费者信心,最终企业未能走出困境。
那些走出困境的案例,更多是回归产品力,靠稳固的内核挽回销量。
今年最典型的例子要数理想。在应对新车型MEGA失利时快速变阵,对产品线的调整被放在了最高优先级,第一时间推出低价车型L6进行补救。靠爆款逻辑挽回销量和口碑,实现了困境反转。
红衣大叔虽然是白衣骑士,但外部助攻始终驱动不了内核调整。
当前,新能源车进入淘汰赛阶段,把“长板”做长,尽快靠爆品挽回市场口碑和用户信心,才是哪吒汽车的当务之急。